今天是:

思政教育

经典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经典导读 >> 正文

张钟朴:《资本论》创作史研究之三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3-05-09   编辑: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社科一、《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创作过程

马克思原计划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继续写第二分册,但是后来他不得不抽出一年时间写作《福格特先生》来反击福格特的攻击。从1861年8月到1863年7月马克思写作了61—63手稿。这部手稿标题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一共24个笔记本,1472页,200个印张,篇幅仅次于《伦敦笔记》( 300个印张)。

准备工作。作为准备,马克思先写了《引文笔记》,把他原来《巴黎笔记》、《伦敦笔记》等等当中的引文进行了重新整理,共92页,包括90多种著作。后来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写了一个《引文笔记索引》。此外他还写了一个《第七笔记本的摘录》,写在1857—1858年手稿第七本的后面。马克思在写1857—1858年手稿时这个本子没写完,只写到了第63页。第七笔记本中的摘录从第64页开始到第227页,共164页。这些都是1861—1863年手稿的重要资料准备。另外,1863年快写完手稿时,马克思又写了8本《补充笔记》,一共是786页,笔记本标号是A—H。这些补充资料包括150种著作,主要用在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后的写作(原始积累等问题)中。

1861—1863年手稿实际写作过程。在1861年8月份开始写作手稿之前,马克思写了一份资本章计划草稿,开始时就是按照资本章计划草稿写的,但写到剩余价值的机器部分后就没有按这个提纲写了,因为他的思路变了。实际写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写作阶段是1861年8月到1862年春天或者是1861年底,写的是第1到第5个笔记本,和后来编号为第16和第17两个笔记本。

第1到第5笔记本是严格按照资本章计划草稿第一篇写的,写得非常规整。第一本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本是绝对剩余价值,第三本相对剩余价值,写了协作、分工、机器三节。到机器这一节停下来了。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说机器的问题有一些细节还没弄清楚,还得重新找材料。马克思把机器的写作暂时放下以后,改写他比较熟悉的东西,按照资本章计划草稿第三篇《资本和利润》的提纲,马克思写《资本和利润》,共写了一本半(一本是全本,后来编号为第16本,一本是前七页,即第17本前七页),这部分手稿开始写了七点提示,这实际上是《资本论》第3卷前三篇的雏形。不过要注意,现在《资本论》第3卷第二篇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在这个手稿当中,这一部分叫“生产费用”,这里面只讲了平均利润,还没有制定出生产价格,因此这是不大成熟的。后来人们发现第15笔记本(写于1862年底)就已经出现“生产价格”,我们正是根据这点来推断第16笔记本、17笔记本是在15笔记本以前写的,而MEGA版编者在这里弄错了。

第二个写作阶段是1862年春天到1862年底,主要写的是《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第3卷的一些内容,《剩余价值理论》成了后来《资本论》第4卷的基础。

到了1862年底,马克思根据这两年《资本一般》手稿的这些成果,改变了想法。1862年12月28日他给库格曼写了一封信,说现在写到这个程度可以先写成一本书出版,书名《资本论》,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这封信标志着他的政治经济学六册结构计划演化成了《资本论》。把“政治经济学批判”改成副标题,表示跟六册计划还有联系。六册计划演变成四册《资本论》,这个转变反映了马克思的理论成果。

第二阶段之后,马克思写了两个提纲,1863年1月在第18笔记本(收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6卷第一分册)的1139、1140页上有这两个提纲,即《资本论》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的计划草稿,也就是未来《资本论》第1卷和第3卷的计划草稿。这两个提纲既总结了马克思1862年以前写资本部分的全部成果,也是下个阶段写新手稿的提纲,这两个提纲的特点除了包含未来《资本论》的章节以外,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个理论史部分。就像《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的结构那样。但在写作过程中,马克思改变了写法,把理论史集中放在《资本论》全部理论之后,这样,它不再是第1卷的理论史,也就是说,不是剩余价值的理论史,而是政治经济学史,作为第4卷写在后面。于是他对《剩余价值理论》又做了补充,因为原来写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从斯图亚特开始,他是最后一位重商主义者,但开始主张剩余价值也来自生产过程。把剩余价值理论史改成政治经济学史后,就不能从斯图亚特开始,而应该从威廉·配第等人开始,因为马克思在《反杜林论》里说过,政治经济学从配第等人开始,到西斯蒙第和李嘉图结束。《剩余价值理论》之后,接着写的是商业资本、货币资本等内容,实际上是《资本论》第3卷的后半部分。

第三个阶段。马克思在这个阶段接着前面第5笔记本中断了的论述,继续往下写相对剩余价值的机器部分,时间大概是1863年1月到7月,从第19笔记本到第23笔记本。马克思为了写这一部分,又重新读了《伦敦笔记》里面的工艺学笔记。他重新去听课,重新读了尤尔的《工厂哲学》、波佩的《从科学复兴至十八世纪末的工艺学历史》等著作,基本弄清楚了机器是怎么发展的,产业革命是从哪儿开始等问题,后面接着写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和实际从属,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等问题,实际上是《资本论》第1卷的后半部分。

总之,第一写作阶段是1861年8月至1862年春,写了第1—5笔记本,内容是《资本论》第1卷的前半部(从“货币转化为资本”到“机器”问题),同时写了后来编为第16笔记本和第17笔记本的前7页,内容是《资本论》第3卷的前半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等)。第二写作阶段是1862年春—1862年底,写了第6—18笔记本,第1—15笔记本是《剩余价值理论》,第17—18笔记本《资本论》第3卷的后半部(商业资本、货币资本、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第三写作阶段是1863年1月至7月,写了第19—23笔记本,内容是《资本论》第1卷后半部(从机器生产直到资本积累和原始积累等)。关于《资本论》第2卷的内容,除了“再生产”问题的论述外,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只有零星论述。弄清实际写作过程,有利于了解马克思思路的发展。如果要详细了解这个过程,可参看一些专著(如《〈资本论〉第二稿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理论成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广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制定,包括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地租、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等理论。如果说《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制定了狭义剩余价值理论,创造了劳动二重性等等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是《资本论》创作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那么《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从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开始,揭示社会上剩余价值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利润、地租、企业主收入、商业利润、利息等,都是从剩余价值演变来的,从而制定了广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是《资本论》创作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地谈一下这部手稿的理论成果,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新规定。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以前,马克思讲到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时候沿用古典经济学的说法,叫最低工资。劳动力商品价值表现为最低工资,这个概念是重农学派创造的。根据这个观点,工资额只决定于维持工人身体所必需的、既定不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而是个固定不变的量。马克思在以前写的一些文章中也沿用了这个观点。后来马克思发现这样定义劳动力价值不符合实际情况,他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当中谈到劳动力价值的时候明确提出,决定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历史上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他总结说:“工人作为工人而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明状态下当然是不同的。”这就大大修正了对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规定。使劳动力商品价值不仅包括身体因素,还要包括社会因素。

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力商品的时候,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这个“绝对贫困”跟后来政治经济学讲的“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是不一样的概念,它是指劳动力(工人)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的意思。马克思顺便还谈到了一点,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转化形式,即工资。不过在这个时候,工资问题没有展开论述。

系统地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的三个阶段。在《资本论》里,协作、工厂手工业、机器大生产,即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层次,是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里形成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机器的论述是论述固定资本的特点时提出的,现在把机器的论述作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三层次,就已经接近《资本论》的结构了。在本手稿中,机器理论虽然还不如《资本论》中那样成熟,但是本手稿中的论述和资料却比《资本论》丰富得多。这里马克思引了大量资料,里面很多越出了机器本身的范围,非常丰富。这样我们又像进到了马克思的科学实验室一样,看到了他制定机器理论的过程。这里有不少《资本论》当中没包括的一些内容,例如,马克思不是为研究机器而研究机器,他要通过机器的研究来揭示社会关系。他说正确的顺序应当是:机器的发明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这个生产方式是指生产技术方式,马克思在法文版中用了一个词“生产技术方式”,即工人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生产技术方式的改变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社会状况的改变,社会状况的改变最终引起工人生活状况的改变。这些论述对我们理解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机器大生产理论是很有启发的,马克思就是按这样的思路论述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影响的。他对古代的几大发明也是从这样的角度评价的。他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再比如,“社会形态”这个词。马克思说,正像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 Formation,我们现在翻译成“社会形态”)一样,各种社会的关系也是如此。Formation就是地质学上的“地质层系”。他说正像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就是“经济的社会层系”,也是这样构成的。现在我们翻译成“形态”,就看不出它是一层一层的关系了。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和实际从属。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研究以后,马克思进一步研究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相结合的问题。这是《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新东西。最初他的提纲里没有这一项,到后来才加了这一条,这其中就包括劳动对资本形式上的从属和实际上的从属问题。资本在初期主要靠延长劳动时间取得剩余价值,在这个阶段,劳动只是形式上从属于资本,特点就是生产的技术基础和以前是一样的,生产者仍然使用小生产时期的一些劳动资料,接受资本家订货,受资本家指挥。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劳动进入了对资本的实际从属阶段。资本在这个阶段创造出了自己的技术基础,即机器大生产,这时候劳动的方式都改变了,劳动者变成机器的附属品,劳动者离开资本有组织的生产就不能独立,劳动实际上从属于资本。这个问题的研究,说明生产力的改变如何改变生产技术方式,如何对工人阶级产生影响。这是从新的角度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进行的概括。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这个理论是在第二个写作阶段批判亚当·斯密的理论时制定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每一派都有自己的生产劳动定义,比如重商主义主张凡是生产出口产品并能实现“出超”的就是生产劳动。重农学派提出来,农业劳动是生产劳动,包括农业资本家和工人是生产劳动者,地主、官僚都是非生产劳动者。到了亚当·斯密那里,有了两个生产劳动定义。第一定义认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这是从社会关系方面得出的定义,马克思赞成他的这一定义。马克思说,亚当·斯密在这里触及了问题的本质,抓住了要领,是“他的巨大科学功绩之一”。斯密还有关于生产劳动的另一个定义(他在好多问题上都是二元论),他受重农学派影响,说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固定和物化在一个特定的对象上,或物化在可以出卖的商品当中,因此是生产劳动。相反,家仆的劳动既不物化在一个特定对象当中,也不固定、不物化在一个可以出卖的商品当中,因而不是生产劳动。这个定义是不科学的,没有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在里面。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当中,马克思在研究亚当·斯密的过程当中,得出了自己的生产劳动理论。他认为要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关键是要放在特定生产关系当中来研究,也就是放在资本与生产关系当中来研究。马克思坚持生产劳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换句话说,跟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后来又在手稿中专门写了一节正面论述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他指出,“生产劳动不过是对劳动能力出现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整个关系和方式的简称”。因此,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并不等于生产劳动,你雇来的家庭服务员就不是。还有,同一个劳动在一种场合是生产劳动,在另一种情况下就不是生产劳动,比如唱歌的人,如果是资本家把他雇来唱歌,给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那就是生产劳动,不是这个关系就不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领域讲得比较多,关于非物质生产领域,有好多问题还没有分析,正因为这样,所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分析还是有很多争论。

马克思在这个论述当中还加了一个“补充定义”,说如果全社会都是资本主义生产了,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认为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马克思这个“补充定义”跟亚当·斯密的定义不一样,他有个前提。另外,马克思还顺便指出,假定不存在任何资本,工人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工人凡是生产出来的价值比他本人消费价值还多,那样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也就是说他创造了新价值。至于如何把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应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这曾引起我国理论界多次的争论。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这个理论是在批判“斯密教条”的过程当中制定的。“斯密教条”是说,就每一个商品价值来说,都包括三部分,C +V + M,但就全社会来讲,所有产品价值只有V +M,V是工资,M是地租和利润,也就是说,没有不变资本。他的逻辑是这样的:单个产品价值都有不变资本部分,但是这个不变资本部分C往上推,到供给他不变资本的人那儿去,那个C里头也包括C + V + M,但“C”就小了。再往上推,供给这个人的C又包括C + V + M,C进一步变小。如此推来推去,就把C推没了。马克思说妙就妙在这个“推来推去”。在现实当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变资本越来越大,因此斯密教条与现实是相矛盾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说明这个“C”就全社会来说究竟怎么补偿。这里马克思受到重农学派的启发。重农学派研究了整个社会各部门的产品怎么互相交换。他们用五条线六个点就把整个复杂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画明白了,实在是很有天才的思想,这是马克思的评价。马克思在再生产部分设定了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活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每一部类的产品又分三部分( C + V + M),从实物和价值两方面都要互相符合比例,才能互相交换、互相补偿,才能再生产。

他得出结论说,如果生产规模不变,即简单再生产,那么生产不变资本的生产者们的产品,应当正好等于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者们每年所需要的不变资本。这个结论如果用公式来表示,就是Ⅰ( C) =Ⅱ( V + M),不过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得出这个公式。马克思还进一步考察了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他指出,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中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额必须大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中被消耗的不变资本。弄清不变资本的补充问题,是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一大突破。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后来写到了《资本论》第2卷第三篇中。马克思得出再生产理论以后,受重农学派再生产图表的启发,又画了自己的经济表。马克思的经济表跟重农学派的经济表形式上看是一样的,实际上复杂得多,重农学派的经济表是受局限的,只是农业的。马克思的经济表是全社会的,不光整个社会,各个部门之间怎么互相交流,而且还有货币如何流通,货币流通的路线跟商品流通都在这个经济表里头。后来马克思写了一封信给恩格斯,请恩格斯提意见。马克思经济表的内容超过了《资本论》第2卷的再生产理论的范围,可惜这个经济表没保留下来,但这里的思想后来变成了《资本论》第3卷第49章的内容,标题就是《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

经济危机问题(危机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按照马克思的“六册计划”,经济危机问题要到最后一册《世界市场》论述以后才加以详细论述。因此,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并没有关于危机问题的详细论述。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分析李嘉图的理论时,写了《危机问题》一节,分析了它如何由可能性发展成现实,因而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马克思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由于货币的出现,商品的买和卖分离,这就造成了危机的抽象的可能性。货币发展成为支付手段之后,这种抽象的可能性又进一步扩大了。在简单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条件下,这还只是抽象的可能性,而当商品生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货币流通转化为资本流通之后,危机的这两种形式就第一次获得现实内容,获得了它们可以表现出来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是普遍的商品生产,各个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互相联结和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但由于分工,它们之间虽然客观上要求必须联结在一起,但能否联结在一起却是偶然的事情。通过货币的支付手段作用,各个资本彼此形成一连串的支付锁链,只要这个支付锁链中某一环节中断,整个支付系列都会受到影响。这就使危机成为现实。马克思详细分析了使危机成为现实的各种条件。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这个理论的制定是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由于这一理论的制定,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说明了地租、商业资本利润和货币资本利息等问题。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问题是使古典经济学遭到破产的两个关键问题之一。亚当·斯密最早承认生产价格的存在,但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坚持到底。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但他在生产价格问题上遇到了难题。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周转时间长短不同,但表现出来的现象是,等量资本好像能得到等量利润,这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同劳动价值理论相矛盾。李嘉图没能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导致古典经济学的解体。

李嘉图碰壁的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中间环节。这个任务由马克思在本手稿中科学地解决了。马克思研究了社会上的竞争现象,认为平均利润的形成是竞争形成的,竞争有两种:一是部门内部的竞争,二是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竞争形成市场价值,部门之间竞争形成平均利润。C + V +平均利润就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是价值的变形。从全社会来说,剩余价值总量跟利润总量相等,关键是由于竞争的关系,剩余价值在各资本中间重新分配,分配到一定程度,大体上按照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就算大体上平衡了。因此,生产价格总量跟剩余价值总量是相等的。如果说剩余价值是生产当中劳动创造的结果,生产价格就不是劳动直接创造的,是剩余价值在所有资本之间第二次分配的结果。马克思说,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在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价格,价值躲到幕后了。马克思创造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标志着马克思实现的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的第二个里程碑,也为《资本论》第3卷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地租理论。马克思早在50年代初制定了级差地租理论。在本手稿中,马克思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基础上制定了绝对地租理论,这是马克思又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

李嘉图认为农业中存在级差地租,不存在绝对地租。他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农产品的价值由劣等土地上生产的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在较肥沃土地上生产的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少于劣等土地,但仍按劣等土地决定的价值出售。这样,肥沃土地上生产的产品就能够在平均利润之上提供超额利润,形成地租(级差地租)。而劣等土地上的产品按价值出售。在李嘉图看来,承认绝对地租就得推翻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所以否定绝对地租,其根源在于他把价值和生产价格混为一谈了。李嘉图所说的劣等地决定的“价值”,实际上是指“生产价格”(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而不是农产品的价值。可见,要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绝对地租的来源,首先必须弄清楚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因此,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为他制定绝对地租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分析说,资本主义竞争使各类产品的个别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使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各类产品的市场价值同生产价格的关系有三种情况。有的部门产品的市场价值高于生产价格,有的部门的产品的市场价值低于生产价格,有的部门则二者一致。马克思说,农业就是市场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部门,因为农业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同量资本中可变资本占的比重大于工业部门,因此,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创造的价值多于工业部门。只要农产品能够按价值出售,高于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就可以形成绝对地租。在工业中,各部门的超额剩余价值要参加平均化。而在农业中,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地农场主必须把自己获得的超额利润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这就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这样,马克思就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地说明了绝对地租。

关于级差地租问题,马克思原则上在50年代就解决了。马克思在本手稿中进一步完善了级差地租理论,指出级差地租无非是由于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等原因,投资于不同土地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由于存在土地经营的垄断,这些超额利润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形成地租。

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理论。马克思在本手稿的《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这一部分分析了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商业资本是从生产资本在流通当中的职能独立而形成的一种资本,经营这种资本的是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的利润不是商业资本的工人创造的,是工业资本中的工人创造出来的。到了商业资本形成以后,平均利润的分割就改变了。商品的生产价格这时候就是工业当中的成本加上工业的平均利润,再加上商业资本的平均利润,因此工业资本家让利给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的来源就是从工业资本的剩余价值当中分到与商业资本数量相应的平均利润。因此商业职工的劳动也是商业资本利润的来源,但是真正的起源是工业资本当中劳动创造的,商业职工是为他的老板创造去分那个利润的可能性。

货币资本的运动形式比较简单。货币资本是生产资本在货币运动和货币经营这方面职能的独立化。这跟商业资本家是类似的。不过货币经营这一部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今天逐步发展成为庞大的金融体系。那么,利息是从哪儿来的呢?利息就是工商业利润中支付给货币资本家(包括银行)的那一部分利润。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货币供应过多,利息率就低,货币短缺了,利息就高。但是利息的来源是利润。时至今日,信用和金融业发展成庞大的体系,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不断在全世界掀起一波又一波灾祸(经济危机),这是后话。本手稿中制定的货币资本理论是后来信用理论的基础。

借助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马克思说清楚了,无论地租、商业利润还是货币利息,都是剩余价值转化来的,都是工人劳动创造的。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一直说到利息,这样他就创立了广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古典经济学没有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把这一切说清楚,因而遭到了破产。只有马克思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

学说史初稿。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还研究了经济思想史。这个学说史最初是作为《资本论》的附录写的,就是《关于剩余价值的各种理论》。手稿中学说史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詹姆斯·斯图亚特开始,因为他是最后一位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他承认单单流通领域是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的。马克思第二个考察的是重农学派。马克思认为重农学派有两大贡献,一个是把价值创造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二是魁奈的《经济表》。接下来就是分析亚当·斯密。马克思对斯密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创造了古典经济学体系,达到了资产阶级认识的新高峰。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至少读了三遍。斯密认为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这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范围内是了不起的。斯密是务实的,正因为他务实,除了他坚持劳动价值论以外,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产生了二元论,为庸俗经济学开了方便之门。马克思正是在和他的这些错误理论的论战中,发展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还在批判斯密的理论中制定了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等。

第二部分研究的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顶峰时期,代表人物是李嘉图。马克思研究李嘉图时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地租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积累理论。另外,马克思还对“危机问题”作了非常重要的论述。李嘉图跟亚当·斯密不一样,斯密的理论是二元论,李嘉图则坚持劳动价值论,他比斯密彻底,马克思很佩服他。他的优点是,研究深入到资本主义的内部联系当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经济上的对立。但是李嘉图的缺点是坚信资本主义是永恒的,有很多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他不像斯密有现实感,由于很多问题没有说明,后来造成很多矛盾,劳动价值论遭到破产。

第三部分是古典经济学的没落。马克思也写了三派。一派是古典经济学的死对头马尔萨斯之流。马尔萨斯根本不承认劳动价值论,也不承认等价交换,因此他认为劳动生产的剩余的东西,就必须由食利者阶层消费,这当然是庸俗的。马尔萨斯又回到让渡利润上来,强调劳资之间是不平等交换,而且必然是不平等交换,因为如果是平等交换,社会就没法发展了。还有一派是李嘉图的“门徒”,他们为劳动价值论辩护,但走上了歧途。例如,葡萄酒装到酒窖里头发酵多少年以后为什么价值就高了?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这是垄断价格问题。但是他们解释不清楚,说什么时间也创造价值。到了麦克库洛赫,他说创造价值的,包括人的劳动,动物的劳动,还有机器的劳动。马克思说李嘉图经济学的解体过程,到了麦克库洛赫那里就成了“最可悲的样板”。第三派是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他们从李嘉图的理论出发,得出有利于工人阶级的结论。他们主张,既然财富是劳动创造的,那么劳动成果就应归工人享有。但由于他们不懂社会发展规律,不了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主张依然是空想的。

马克思认为还有三个人在剩余价值理论史上是有局部贡献的,他们是拉姆赛、舍尔比利埃和琼斯,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的末尾补写了这三个人的理论贡献。他们讲的“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实际上就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到了琼斯,他已经认识到社会是按历史阶段发展的。

在《剩余价值理论》的最后,马克思又补写了配第等人,因为这时候马克思的想法有了变化。由于他打算先出版《资本论》,所以把《剩余价值理论》要写成政治经济学史,而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应从配第等人开始,这样才补写了这些内容。

马克思写的这些手稿成了以后编理论史的基本材料。考茨基编《剩余价值理论》的时候,他仍按原来的手稿把斯图亚特作为起点,而把配第这些人编为第一卷《附录》。这样编是很有创见的。一方面把原手稿作为基本内容,另一方面表示马克思另有写理论史的起点。此外,考茨基还把《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的前半部分编为《剩余价值理论》最后一章,看重的是这里论述了庸俗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编者在编第26卷的时候,沿用了考茨基的编法,只是把考茨基编的结尾,编成了最后的《附录》,这就更加科学。如果我们以后编《剩余价值理论》单行本的话,我建议可以沿用考茨基或者俄文版的编法框架。

《剩余价值理论》部分在1861—1863年手稿中约占40%以上的篇幅,是马克思留下的学说史问题的唯一手稿,内容非常丰富。这部分手稿也是1861—1863年手稿中除广义剩余价值理论以外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它需要专门的篇幅和时间才能加以说明。限于时间,今天我们只能极简单地提示如上。(注释略)(本文为张钟朴先生在中央编译局所作“《资本论》创作史系列讲座”第三讲,由中央编译局马列部曹浩瀚同志整理发表,文字经作者审定。)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马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