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附院动态 > 正文
抗疫随笔--杨蕊

2022年6月18日,地点吉林长春。老公下班后和我说大唐电厂在海口新建了一个项目,询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海南生活,我深知这是我人生的又一个交叉路口,在这之前的重要交叉路口有高考、考研、工作、结婚、生女。然而,这个路口不一样的是,需要放弃的有点多,房子、车子、工作、建立好的人脉关系以及舒适圈。我们在屋顶聊了很久,最终决定拼一拼这未知的前程,如果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那么我选择拓宽生命的宽度!大概是特别的缘分,在老公问我要不要去海口生活的时候,恰好朋友圈一位同事发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招聘启事,于是,我成为了海医一附院手术室的一名护士。



2022年8月4日,地点海南海口。在科里培训的第9天,海南疫情日益严重,海口需要大量的核酸采集人员,我想培训可以推迟,但是疫情不等人,于是主动和林护士长说我在原来单位参加过抗疫,采过核酸,可以出任务。于是,开始了每天采核酸的生活,早上5点半起床接任务,6点半出发去任务点,进行核酸采集,刚开始的时候,没有风扇,33℃的天气,严严实实的防护服,无数次抬起又放下的胳膊,有时候需要坚持4个小时,前几天每天回去都肩膀疼,于是兜里放了一盒布洛芬,疼得忍不了就吃一粒。每天晚上8点多回家是比较早的,有时候会到11点多,有时晚上临时接到任务,也是因为这样的时间点,把我一个恐惧开车的人锻炼成了新手上路,欣慰的是海口人民都很温柔,很少会按喇叭催我。



8月31号,是我在海口采核酸任务的第27天,那天担任小组长,接到儋州的任务时,是中午12点,我在海口市第25小学点位采核酸中途下来休息,看到消息,便给正在三亚做志愿者的老公发了个微信说我想去儋州支援,微信对话框一直显示“对方正在输入”,过了5分钟左右,我收到:“去吧!做好防护”,就这样我俩都成了海南疫情抗疫中的一员,一个在三亚,一个在儋州。但是这件事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因为公公婆婆和2岁多的女儿还在长春,因为婆婆每天都能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海南疫情有多严重有多少医疗队支援,因为她睡眠不好白天还得哄孩子,所以我俩选择保密,谎称单位要求闭环住酒店工作。并且以海口疫情为借口无限期拖延了他们来海口的时间,婆婆因为陈旧性骨折一直后背疼,我们担心他坚持不了,所以网上买了十盒她经常吃的药。我俩心里清楚面对疫情家里的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同事也在坚持,那我们有什么不能坚持的呢,困难都是暂时的! 因为在海口市第25小学担任队长,晚上还要出发去儋州,得提前回家准备东西,于是向护理部报备,护理部虽然说正在协调人员前去支援,但是我知道已经没有人了,于是申请组内自行解决不需要支援,为了剩下的3组员能够胜任下午的工作,我决定把工作量抢一抢,就这样我吃口饭,汗还没消,12点半又上去采核酸到15点,下来安排剩下的工作后,匆匆回家收拾东西,整个下午内心很平静,并没有老公去三亚那天那么紧张,很安心去的人是我,我想在自己最好的年纪为这个国家做点事!



晚上8点钟,前往儋州的班车发车了,送行的老师们站在外科楼外面的路边,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用手臂轻轻晃动,那每一点点灯光,灿若星辰,照亮了我们出征的路,也犹如召唤我们返航的灯塔!我内心很平静,这种平静和2014年踏上考研的战场一样令人心安,胸有成竹,志在必得!载着150名队员的5辆客车在路上飞驰,路边一排排的椰树快速进入视野又消失,我看着手机微信群里老公、姥姥和孩子正在视频,想点进去看看她今天过的怎么样,吃了什么,去哪里玩了,有没有受伤,然而我不能点进去,因为我没法回答两个妈妈可能会问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在客车上?要去哪里?去的地方疫情严不严重?于是我盯着手机发呆,回想最近一个月错过和孩子视频的次数太多,自从来海口后每天晚上8点多是我们一家人视频的时间,但是最近,每次婆婆发视频的时候我不是在采核酸,就是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回想起来至少有三天没视频了,前几天视频,宝宝可以连续并清晰的说出:“妈妈上班小心,注意安全,开车慢点~”。在7月18号来海口前,她还只能说出“妈妈上班小心”,孩子成长速度飞快,而我错过了很多成长细节,因为我屡次爽约,所以每次视频她都不允许奶奶挂断,开心的在床上蹦来蹦去,爬上窗台或者梳妆台,床头柜,然后蹦下来,每次她爬上最高点都会大声喊“爸爸妈妈,你看”如果我们没及时答应,她会一直喊,直到我们应声,然后奋力跳下,乐开了花。有一天晚上视频,接起来她就说“这是我的爸爸妈妈,这是我的爸爸妈妈!”我问婆婆什么情况,她说白天出去玩,别的小朋友妈妈爸爸陪着,她可能有想法了,我鼻子一酸。第二天上午,做核酸休息的时候,特意在她出去和小朋友玩的时间,给婆婆发了一个视频,宝宝开始有点不敢相信是妈妈,接着跑到奶奶身边,大声喊着“妈妈,我的妈妈”,随即抢走了奶奶的手机,跑到其他小朋友面前,大声喊着“这是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尤其把“我的”两个字说的很清楚,她围着那群人跑了五六圈的样子,给每一个小朋友和他们的爷爷或者奶奶看,这是我的妈妈,就好像终于可以向全世界证明,她有妈妈,这就是她的妈妈!



客车徐徐进入海花岛,很多队友都和我一样早早出任务,下午回去收拾东西出发,所以大家都闭目养神或者发呆,海花岛迷人的夜景,让车上的我们瞬间沸腾,酒店的工作人员在门口欢迎我们,进入城堡般的酒店大厅,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欢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那抹红色分外亮眼,也透过疲惫的身躯照进了我们心里,快速办理入住后,大家得知需要第二天4点半起来,领完物资后,纷纷睡去,又一个没能和孩子视频的夜晚,我躺在床上,有点愧疚,辗转反侧,翻看着她的照片,直到把手机里所有的照片都看一遍后,才睡去……



9月1日,4点30分起床,5点20集合出发到社区等待负责人接我们去点位。看着这座小城的夜色,让我想起了2017年硕士毕业那年去敦煌,我对敦煌莫高窟112窟的反弹琵琶十分着迷,走的那天早上恋恋不舍,夜色下的敦煌尤为神秘,那一年没有疫情,不需要戴口罩,也没想过自己会把海南作为第二故乡,更没想到会来儋州支援。儋州的夜色和敦煌有着不一样的美,晨光熹微,夜色温柔,想想九百年前大文豪苏东坡也在此生活过,便觉得更加亲切。很快,大家都被负责人带到不同点位,开始采集工作,我们纷纷进入高中风险地区,因为人员短缺,所以每人采集量是原来的几倍之多,连续三四个小时,刚穿上防护服,汗水便慢慢沁出,好像32℃闷热的天气要把我们身体的水分榨干,但是上台之前不敢喝太多水,怕中途需要去厕所。点位条件有限,没有风扇,没有冰块,有的在马路边,有的在田间,有的在小区楼下,有的在大庙门口,有的有一张桌子,有的只有一把椅子,有的村物资紧张,如果不是原则上问题,我都尽量将就,本来戴7号半的手套,但是去了一个村,只有7号,我看着烈日下排着长队的群众,拒绝了负责人要去10公里之外的办事处取手套的建议,戴小一号手套虽不影响采集速度和质量,但是2个小时后右手食指开始麻,我不断的攥拳,缓解麻木,集中采集后需要上门采集,于是我们走街串巷,入户采集,烈日炎炎下,每走一步路,我都给自己打气,加油!还有5家、4家、3家、2家、1家...上门采集的人主要是卧床不起的老人或者居家隔离的人员,采到一户人家,是一位耄耋老人,卷曲着躺在硬板床上,看到我进来去便要起来,因为我走路有点缺氧,便是示意她不用起来,她点头后,努力的长大嘴巴,配合采集,采完后瞬间虚弱下去,但是依然双手合十轻声说了句谢谢,我心里有点难过,说了句“也谢谢您老人家的配合”。走出来后,虽然衣服都已经湿透,虽然有点缺氧,但是看到老人家这样配合国家抗疫,我想这就是我坚持的意义,这就是中国力量!



9月2日,得知长春突发疫情后,我心神不宁,因为家里的房子需要卖掉,所以我在走之前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邮递到海口,家里就剩下一口锅,一把铲子和所剩不多的米面,我立即打电话给婆婆,让她们备点东西,以备不时之需,叮嘱他们出门戴好口罩,她问我能不能邮点衣服回去,因为长春冷了,需要厚衣服,或者能不能提前过来海口,我心如刀绞,但还是回复说“先自己在网上买点衣服穿,暂时还不能来海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打自己一拳……



9月4日,来儋州的第4天,队友们渐渐熟悉,我们在群里聊天,我是个开朗活泼的女汉子,虽然是内蒙人,但是因为在东北学习生活了13年,有点东北口音,说话自带搞笑音阶,群里的小伙伴也都开朗健谈,所以这个小群是我们释放精神压力的场所,大家聊一聊就把所有的疲惫都抛在脑后了。昨天群里统计大家是不是党员,这是我的一个遗憾,有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件事不能释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明白,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是我可以以党员的高度来要求自己,有原则,有信仰,为国家为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不是为别人,这是为自己,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为了充实自己的人生,为了不枉活这一生!

明天,这样的生活还会继续,但是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而且这一天很快会到来,我期待着和宝宝相聚的那天,我想抱抱她,掐掐她的小胖脸,摸摸她的小小粗腿,告诉她,妈妈爱她,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妈妈会抽出尽量多的时间陪她……


作者: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 杨蕊)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 

邮编:571199
海南医学院 琼ICP备5000589号